因為本人特愛吃牛排, 這次一口氣吃了四家牛排餐廳剛好就來評比一下, 先附上評分總表如下
|
Smith & Wollensky |
阪前和牛鐵板燒 |
Prime One |
沾美西餐廳 |
美味程度 |
6 |
7 |
6.5 |
3 |
服務 |
7 |
8 |
8 |
6 |
環境 |
9 |
8 |
8 |
5 |
推薦指數 |
7 |
7.5 |
7 |
3 |
===
正文開始 (以下皆用 iPhone XR 拍攝, 未修圖)
首先是被股神巴菲特加持過的 Smith & Wollensky Taipei (Google map 請點我), 這次吃的是商業午餐
旁邊正對著台北 101, 視野無敵
麵包,雖然綿密但少了剛烤出來的香氣和甜味
酥炸花枝,還行但醬料不搭,沒鹹酥雞攤好吃
巧達濃湯,料多,中規中矩
特製牛排刀
S&W 主廚牛排,雖然點三分熟但稍嫌生硬,略鹹也少了牛肉的原味,若標準嚴苛一點我只會給 6 分(滿分10分)
炒蘑菇,今天最滿意的一道,但要炒出這種蘑菇水準的餐廳比比皆是
整體來說有點失望,而且制式服務讓人覺得少了點溫度
第二家是位於台北花園大酒店的 PRIME ONE 牛排館 (Google map 請點我)
菜單如下, 今天點的是「美國 PRIME 溼式熟成 45 天肋眼牛排 12 oz」, 因為當天跟友人聊天愉快, 沒特別記錄每道菜的口感, 抱歉哈~
牛肉我覺得跟 Smith & Wollensky 差不了多少, 只好了一些些
甜點餐車, 可以選五道
服務跟用餐環境都不錯, 還行~
第三家是位於台北馬偕附近的阪前和牛鐵板燒 台北中山北店 (Google map 請點我), 這家訂位要先付 1000 元訂金
服務和室內空間不錯, 加上一開始的食材擺盤, 會讓人有大快朵頤的期待感
菜單都是一樣的, 需加一成服務費
今日食材
和牛清湯,清湯有加薑,和牛略老一點
鮑魚,熟度適中
干貝,熟度略過
龍蝦,熟度略過,以上海鮮都稍嫌少了些鮮甜
和牛擺盤
柴魚
季節時蔬,柴魚很香、大白菜的甜味有出來
和牛堡,有和牛的油花香,但整體比較一般
蕎麥麵,麵溫偏高(因為日本當地的蕎麥麵我也不愛,不多做評論)、和牛一般
和牛千絲,雖建議一口吃下,但沒留下什麼印象
黑毛和牛三分熟,和牛的肉質和油花都有展現出來,全場最佳的一道菜
炒飯一般,附湯比較好喝
感想:菜色豐富、解說到味、服務也不錯,但以美食的角度來說有點味蕾混亂,不知道要強調哪些特色
結論:還行
第四家是別人介紹、位於仁愛圓環的沾美西餐廳 (Google map 請點我)
菜單
一次全上有點傻眼,不能說難吃,但都很普通。
吃完直接上主餐 (美國角尖肋眼牛排),好像夜市牛排… 紅茶也跟便當店的差不多,好雷。
吃完我毫不猶豫的離開, 因為用餐體驗滿差的, 很像花 2000 多塊吃一頓像 200 多塊的晚餐; 但我看 Google map 評分有 4.5, 當天人也不少, 真奇怪… 可能跟我的風格差距太大吧?!
====
綜上所述, 覺得自己的評論有點毒舌, 因此附上今年三月去東京「表参道 Ukai Tei」(Google map 請點我) 吃鐵板燒的食記, 這家真的很推薦來吃一次試試 (以下照片由 Sony RX100m7 所拍攝), 體驗過後應該就不會覺得我毒舌了 XD
當時的心得:
現場環境跟服務很好,只是英文不太能溝通🤣
九州和牛很嫩、油花恰到好處,最驚豔的是北海道魚肉,新鮮Q彈還有煎得剛好的魚皮,每一口都慢慢吃才吞下去;飯後甜點和咖啡也都在水準之上,很滿意,有機會再二訪
The End
====